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病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了解,一般认为是由综合因素所酿成。主要包括:

1.吸烟

指主动及被动吸烟者,烟碱能使血管收缩。据统计,患者中有吸烟史者占80%~95%。戒烟可使病情好转,再吸烟后,又再度复发。吸烟虽与本病关系密切,但并非惟一的致病因素,因为妇女吸烟者,发病率并不高,还有少量患者从不吸烟。


  2.寒冷和感染

寒冷损害可使血管收缩,因此北方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由于很多病人都有皮肤真菌感染,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它影响人的免疫反应,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易发生血栓形成。但某些易感人群因工作关系,经常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及虽有真菌感染者,而其发病率并不高,因此尚不能确认寒冷和感染为本病的主要病因,而可能是一种诱因,加重血管痉挛作用。

  3.性激素

病人绝大多数为男性,又都在青壮年发病,很可能与前列腺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失常有关。

  4.血管神经调节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对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的调节功能失常,可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从而可导致管壁增厚和血栓形成。

  5.外伤

少数病人有肢体损伤史,如压伤、剧烈运动、长途行走等,发病可能与血管损伤有关。但有的轻微外伤,不足以引起肢体血管损伤,也有时一侧肢端轻度外伤而在其他肢体发生脉管炎的病变,这些情况难以用直接外伤暴力解释。有人认为外伤后刺激神经感受器,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其逐渐丧失对周围血管的调节作用,引起血管痉挛,长期痉挛而导致血栓阻塞。

  6.免疫学说

临床研究表明脉管炎病人有特殊的抗人体动脉抗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性,血清中有抗动脉抗体存在。病人血管中发现各种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和C3复合物,血清中发现抗核抗体存在,无抗线粒体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异常与这些自体抗体的存在提示本病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文献报道,取患者动脉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者占44.3%,在病情处于急性活动期,其阳性率更高。

  总之,从临床角度看,凡是能使周围血管持久地处于痉挛状态者,都很可能是致病因素,病因上可能是综合性的。血管持久痉挛,影响管壁滋养血管的血供,可使管壁发生缺血性损害,导致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构成本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发病机制

1.病理特点

脉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的病变,血管全层呈炎性反应有腔内血栓形成和管腔阻塞。其特点如下:


  (1)病变主要侵犯下肢血管,病情进展可侵犯上肢。心、脑、肠、肾等内脏血管虽可累及,但极罕见。在上海中山医院261例中,上下肢同时受累者21例,无一例单独发生在上肢的。

  (2)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型动脉。如胫前、胫后、足背、跖、桡、尺和手掌等动脉。其他较大的动脉如股和肱动脉发生病变较少见。据一组198例脉管炎病人进行两侧股动脉造影类型分析,对其中105例210条肢体动脉造影类型分析,显示胫前、胫后和腓动脉闭塞分别占90%、80%和50%。腓动脉有半数未闭塞。有40%的病人,除小腿动脉闭塞外,股腘动脉也受累。股腘动脉病变系由小腿动脉病变向近心端发展形成。约40%小腿血管闭塞类型两侧相似。半数以上在闭塞远侧动脉主干消失。

  (3)病变的血管壁全层呈非化脓性血管炎改变,在全层血管壁中有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少,偶见巨细胞。早期即有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栓初期为红色或棕色,后变为淡黄色,含有很多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后期血栓机化,伴有血管腔内细小再管化,血管壁的交感神经可发生神经周围炎、神经退行性变和纤维化。静脉受累的病理变化与动脉大体相同。

  (4)病变为节段性,并常呈节段性分布,节段之间有内膜正常的管壁、病变和正常部分的界线分明。

  (5)少数病人在病变后期,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呈广泛纤维化,动脉、静脉和神经可被纤维组织包围,形成一硬索条周围可以见到侧支循环形成。

  (6)血管闭塞的同时,虽可逐渐建立侧支循环,但常不足以代偿。因此受累肢体供血不足,发生疼痛、功能障碍以及骨骼和软组织营养障碍。肌肉和皮肤萎缩,骨质疏松或发生坏死,骨髓炎。足和趾部脂肪吸收和纤维化。趾甲增厚,生长缓慢。毛发脱落,趾部毛细血管增多,扩张而无张力。后期可发生足部坏疽和溃疡,继发感染,弥漫性蜂窝织炎、腱鞘脓肿或上行性淋巴管炎。严重病例可发生神经纤维化,甚至发生神经纤维与其细胞体分离变性。

  2.病理过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急性期、进展期和终末期。

  (1)急性期:急性期的病理变化是最有特点和诊断价值的,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全层的炎症反应,并伴有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血栓周围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有微脓肿形成。

  (2)进展期:在进展期主要为闭塞性血栓的机化,并有大量炎症细胞向血栓内浸润,而同时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则要轻得多。

  (3)终末期:终末期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栓机化后的再通,血管壁中、外膜层的再管化,以及血管周围的纤维化。同时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也可发生神经周围炎,神经退行性变和纤维化。此期的病理改变往往缺乏特征性,易与动脉硬化引起血管闭塞的晚期改变相混淆。总之血栓形成,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增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一、鉴别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均为慢性闭塞性脉病变,二者在症状、体征和病程发展上颇为相似,但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有下列特点:①患者年龄较大,大多在50岁以上,不一定有吸烟嗜好;②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或糖尿病;③病变动脉常为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分叉处、髂动脉、股动脉或腘动脉,很少侵犯上肢动脉;④X线摄片可显示动脉有不规则的钙化阴影;⑤无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表现。

  2、雷诺(Raynaud)综合征 为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发作性痉挛,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当受冷或情绪激动后,手指(足趾)皮色突然变为苍白,继而发紫,逐渐转为潮红,然后恢复正常。少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早期也可出现雷诺综合征的上述表现,因而必须与其相鉴别。雷诺综合征的特点如下:①大多为青年女性;②发病部位多为手指,且常为对称性发病;③患肢动脉搏动正常,既便病程较长,指(趾)端也很少发生坏疽。

  3、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变常累及多处大动脉;活动期常有低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造影显示主动脉主要分支开口狭窄或阻塞。

  4、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本病主要侵犯中、小动脉,肢体可出现类似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缺血症状,其特点为:①病变广泛,常累及肾、心、肝、胃肠道等动脉;②皮下有循动脉行径排列的结节、紫斑、缺血或坏死;③常有发热、乏力、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及高球蛋白血症等;④确诊常需行活组织检查。

  5、糖尿病性坏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生肢端坏疽时,需与糖尿病性坏疽鉴别。糖尿病患者有繁渴、易饥、多尿的病史,尿糖阳性,血糖增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症状,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症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会怎样?

  一、症状

  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女性少见。多在寒冷季节发病,病程迁延,病变常从下肢肢端开始,以后逐渐向足部、小腿发展。单独发生在上肢者很少见,累及脑、心、肾等部位者更少见。

  1.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吸烟者,绝大多数为下肢受累。

  2.起病时肢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继而出现间歇性跛行,最后发展为静息痛,尤以夜间为甚。

  3.肢端皮肤呈紫红或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干燥,小腿肌肉萎缩,趾或足发生溃疡及干性坏疽,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即平卧抬高患肢时肢体末端苍白、下垂时潮红或紫绀。

  4.免疫球蛋白增高、抗动脉抗体阳性,有助诊断。肢体节段性测压、动脉波形分析、经皮氧分压测定、皮温测定、肢体红外线热图像检查,有助于判断闭塞的部位及病变程度。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受累段狭窄或闭塞。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除上述血管方面的病理变化外,尚有神经、肌肉、骨骼等组织的缺血性病理改变。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若继发感染,则呈湿性坏疽.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或其它毒素进入血循环而产生的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

  毒血症:是指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或其它毒素进入血循环而产生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干性坏疽:干性坏疽与细菌感染无关。流往某种组织的血流被堵住或是减少,就会发生干性坏疽。当肌肉坏死时会极为疼痛,肌肉一旦死亡,它会变为麻木,并慢慢变成黑色。在坏死组织及活组织之间,会出现一条肉眼可见的分隔线。

  湿性坏疽:感染性;潮湿;坏疽,是一种在坏死肌肉上繁殖的名叫梭状芽胞杆菌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将一个区域内的肌肉及上层皮肤杀死所造成的。

  为了防止坏疽,有时医生无可避免地须将部分肢体截除。这也将是本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就诊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就诊指南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挂什么科室的号?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要做哪些检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就医,解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肢端溃疡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7、家中是否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 建议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肢体有发作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游走性表浅静脉炎者即可诊断。 应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相区别。后者年龄在40岁以上,常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为大、中动脉受累,病程发展快。X线片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示患肢动脉壁内有钙化。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皮肤干燥减轻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皮肤萎缩减少后转
  • 重点检查项目:

    1.红外热象图检查

    红外热象图检查是指用以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将这一红外线辐射量转换成温度并将由此而得出的温度分布图象显示出来的设备或方法。其温度分辨率达0.05℃,图像空间分辨率超过1.5毫弧度,可敏感反映人体体表温度的改变及其分布特点。如果体内病变引起了体表温度的改变,远红外热像图仪就可通过热像图反映出来。

    2.血液黏度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动时邻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对其测定可为临床许多疾病,特别为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动脉通畅性试验

    动脉通畅性试验是一项用于检查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手的血液由尺动脉和桡动脉两条动脉供应,且二者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故其中一条动脉闭塞时,仍可保证手的血液供应。本试验为阻断桡动脉后,观察手的皮肤颜色变化,判断尺动脉血流是否通畅。通过上述方法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检查

向您详细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血液黏度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动脉通畅性试验肢体血流图红外热象图

  一、检查

  1、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氏试验) 患者平卧,患肢抬高45°,3分钟后,观察足部皮肤色泽变化;然后让病人坐起,下肢垂于床旁,观察肤色变化。若抬高后足趾和足底皮肤呈苍白或腊黄色,下垂后足部皮肤为潮红或出现斑块状紫绀时,称为阳性结果。

  2、辅助检查

  一般根据病史和体检,即可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列辅助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1)皮肤温度测定在一定室温(15~25℃)条件下,肢体温度较对侧相应部位下降2℃以上,表示该侧肢体血供不足。

  (2)红外线热象图红外线热象仪能探测到肢体表面辐射的红外线,并转换成热象图。同时,可用数字表示各采样点的温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肢体红外线热象图可显示患肢缺血部位辉度较暗,出现异常的"冷区"。

  (3)节段性测压和应激试验节段性测压可了解肢体各节段的动脉收缩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表现为患肢腘动脉或肱动脉以下血压降低。如病变仅限于下肢,踝/肱指数(正常值≥1)可反映患肢缺血的严重程度。节段性测压正常者,可采用应激试验,如运动试验、反应性充血试验,早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激试验后踝压明显下降,踝压恢复时间延长。

  (4)脉波描记采用多普勒血流流速仪和各种容积描记仪均可描记肢体各节段的动脉波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肢远端动脉波形常表现为单向波,波幅低平,波峰低钝。病变严重时动脉波形呈一直线。

  (5)动脉造影动脉造影可明确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并可了解患肢测支循环建立情况。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造影的典型表现为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而在病变的动脉之间,可见管壁光滑的正常动脉。此外,常可显示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由于动脉造影为创伤性检查方法,可引起动脉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加重肢体缺血,一般不作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该吃什么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般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①一般疗法。严禁吸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患肢运动锻炼

  ②药物疗法。中医中药,血管扩张剂,去纤维蛋白治疗。

  ③交感神经阻滞。

  ④肢体负压疗法。将患肢置入密闭舱内,上肢给予-10.6kPa(-80mmHg),下肢予-13.3kPa(-100mmHg)之压力,每次10~15分钟,1~2次/日,10~20次为一疗程。

  ⑤高压氧治疗。

  二、手术疗法

  ①胸或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适用于早期患者。

  ②肾上腺切除术。经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不能行动脉重建术的晚期患者,可行肾上腺切除术。亦可一并切除交感神经节。

  ③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

  ④动脉旁路手术。

  ⑤大网膜移植术。分带蒂移植与游离移植,通过皮下隧道,将网膜依次拉至肢体远端。

  ⑥肢体静脉动脉化手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淤血阻脉:患肢疼痛不休,夜间尤甚,常常抱膝呻吟难眠,肤色暗红、紫红或青紫,足背部汗毛脱落,趾甲变厚,皮肤、肌肉萎缩,可伴有粟粒样黄色淤点反复出现,足背动脉消失,精神疲惫,面色苍白,消瘦,纳物不香,舌偏红或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治法: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方药:生地10克、赤芍凹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肉桂5克、元胡粉(冲)6克、炙乳没各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甘苹10克、枳壳15克、王不留行15克、两面针根15克、牛膝贝克、桑枝15克、乌蛇20克、水蛭10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该如何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般护理

  一、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忌烟酒,因烟草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加重组织缺血。

  2.注意患肢保暖,并保持干燥,避免寒冷潮湿刺激,以免引起血管痉挛,加重肢体缺血缺氧。但也不可局部热敷,以免增加局部氧的消耗,加重组织缺血。

  3.饮食宜清淡,多吃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限制进食刺激性食物,减少引起血管痉挛的因素。休息和运动要适度,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以免静脉淤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些清淡平性滋补食品;2、宜低热量、低脂肪的饮食;3、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桃仁 桃仁味苦甘,性平而润,能活血、行血、消散瘀血。能够促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痊愈。 桃仁去皮、去尖,放酒中浸一周,晒干为末,以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日*二次,每次15粒,以黄酒或开水送服。
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止痛、活血、止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适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食用。 山楂20克,加水适量煎煮后加红糖,每日一次。
红糖 红糖性温味甘,具有缓解疼痛和行血、活血的功用,所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适合食用。 每天可饮用红糖水100-200毫升。
饮食禁忌:1、忌食生冷的食物;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辣椒 辣椒辛辣大热,故易耗阴助热上火,会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加重。 芥末、生姜、大葱也少吃为好。
香菜 香菜食用会影响治疗药物效果,同时会导致脉管炎患者患肢溃疡加重。 尽量避免食用。
芥菜 芥菜易生热助火。会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加重。 尽量避免食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饮食原则

  只宜吃些清淡平性滋补食品,宜吃山药、薏苡仁、牛肉、甲鱼、乌骨鸡、猪瘦肉、鸡蛋、牛奶、白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青菜、大白菜、金花菜、豇豆、土豆、芋头、黑木耳、白木耳、莲子、花生、胡萝卜、荠菜、豆腐浆、胡桃、葡萄、百合、芝麻、玉米、粳米等。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鉴别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症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并发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就诊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检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饮食